
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,服務發展大局擔當有為。
2019年,全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2億元,其中地方稅收收入完成42億元,增長7.8%;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完成90億元;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0億元,增長13%。在全年減稅降費預計達8億元的情況下,財政收支均保持了穩健增長。
縱觀2019年財稅工作,我區實現了收支穩得好、服務發展好、民生保障好、改革成效好的局面。
2019年,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帶來的空前財稅增收壓力,我區黨政管稅、部門協稅的力度空前,積極打造更優營商環境,溫暖企業“四聯”行動的力度空前。一方面,堅決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,做到應免盡免、當減則減,讓廣大納稅人實打實享受到政策紅利,用政府收入的“減法”換取企業效益的“加法”和市場活力的“乘法”。另一方面,依法加強稅收和非稅收入征管,堅持依法依規、應收盡收;出臺了《推進協稅護稅促進財政收入“穩增長”任務清單》38條,建立協稅護稅聯席會議制度,全力做好“穩增長”文章。
2019年,我區堅持“穩中求進”總基調,支出強保障得到充分落實,加力增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,主動服務新區經濟發展。
2019年,我區大力實施“1+7+4”產業招商投資促進政策體系,全年兌現政策獎勵、扶持資金近3億元,運用“活水”帶動效應,支持創新驅動產業、互聯網平臺經濟、總部經濟的發展。新引進了株洲信息港、龍創汽車等項目入區發展。新業態云享公司7月落戶我區,當年入庫稅收1億元。我區支持重點項目開發建設,全年撥付區屬國有公司等單位項目建設資金超40億元,有力支持了創新創業園區“135”工程等重點項目的開發建設。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,全年環境治理投入達2億元,保衛藍天、碧水、凈土。堅決打好防范風險攻堅戰,牢牢守住了隱性債務不新增、債務風險“不爆雷”、“三保”支出不斷鏈“三條底線”。
我區還大力支持“大民生”發展,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堅持用公共財政的錢辦好老百姓最關心的事,讓新區群眾分享發展帶來的紅利,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。
我區民生支出占比連續保持在70%左右,為教育、社保、衛生、計生等公共事業連續走在省、市前列提供了堅實的財力支撐。2019年,我區學校建設投入近2億元;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449元和260元,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676元;投入醫療衛生與計生事業支出1.7億元;投入資金近2億元,大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。大力推進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改革,爭取到位中央財政資金7500萬元,統籌配套區級資金4000萬元。
2019年也是我區財稅工作改革成效發揮好的一年。這一年,我們始終向支出改革要財力,堅持節支裕民,通過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項目支出25%以上,2次清理收回結余資金8300萬余元,集中財力兜牢“三保”底線,進一步提高了村(社區)干部的薪酬待遇,優先保障了抗洪救災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重大政策和重點民生實事項目。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穩步實施。所有預算單位和安排到單位的所有財政資金全部納入績效自評范圍,實現“兩個覆蓋”。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縱深推進,完成了52家二級預算單位國庫集中支付改革。我區投資評審管理加大力度,完成189個項目的預結算評審。
責編:唐圓圓
初審:唐圓圓 二審:夏義鳳 終審:易湘鋒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